为提升学院教师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术成果转化能力,2025年7月13日,76net线路检测在F325会议室成功举办了第三期学术讲座与学术沙龙,主题为“面向电子信息类的论文投稿与学校纵向基金申报经验交流”。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教师参与,现场学术氛围浓厚。
活动伊始,主讲人庞新富教授围绕国际论文投稿流程展开了详细讲解。在谈到手稿与文件的准备及撰写时,庞新富教授指出,Manuscript作为核心内容,要做到逻辑清晰、论证充分;Cover Letter需简洁明了地阐述研究的价值与创新性;Highlights则应提炼论文的关键亮点,Declaration of interests确保利益声明的透明。同时,还需重视Title Page、Author Statement、DATA Statement、Code等其他材料的准备与撰写,它们对于论文的完整性和可信度至关重要。

在出版集团的选刊及部分选刊系统介绍环节,庞新富教授介绍了荷兰Elsevier、美国IEEE、德国Springer、英国Taylor & Francis、美国Wiley、瑞士MDPI等知名出版集团的特点和优势,以及Editorialmanager、Springernature、ScholarOne Manuscripts(manuscriptcentral)等常用投稿系统的操作要点,帮助教师根据自身研究成果选择合适的平台投稿。
针对修改稿的准备及撰写,庞新富教授强调了Detailed Response to Reviewers(Point-by-point response)的重要性,要求作者务必认真回应审稿人的每一条意见;Revised manuscript (with changes marked) 和Revised manuscript (clean version)或Source file也应规范整理,展现严谨的科研态度。
随后,庞新富教授分享了国际会议的选择、手稿要求及报告准备的经验。他建议教师在选择国际会议时,要综合考虑会议的影响力、主题相关性、过往参会情况等因素;手稿需严格按照会议要求的格式和字数限制进行撰写,确保内容紧凑、重点突出;报告准备方面,要注重PPT的设计和演讲技巧,提前进行多次演练,以呈现最佳效果。
接着,庞新富教授对中文核心期刊的选择与难度分析进行了深入解读。他详细介绍了中文核心期刊的评价体系和收录范围,通过实例对比不同期刊的发文难度和侧重点,为教师在中文论文投稿时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指引。
最后,庞新富教授结合近几年学校纵向基金的申报情况,分享了申报要求及建议。他指出,在申报过程中,选题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学科重点,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;申报书的撰写要条理清晰、内容详实,突出研究的价值和预期成果;同时,还应提前规划,合理安排时间,确保申报材料的质量。

在互动交流环节,老师们就论文投稿过程中的困惑、基金申报的细节等问题与庞新富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耐心解答,现场气氛热烈。
本次学术讲座与学术沙龙为76net线路检测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,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经验和实用技巧,对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。学院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,助力师生在学术道路上不断进步。